期刊简介

               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旨在传播医学新理论,交流医学新技术,面向临床,重点在实用。本刊读者对象为各级临床医护人员。报道的内容为全国各地医学科研成果、临床实践和实用性较强的新技术、新方法。                

首页>实用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5725
  • 国内刊号:44-119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实用医学杂志2001年第02期

伽玛刀在脑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梁军潮;王伟民;吴鸿勋;徐如祥

关键词:伽玛刀治疗, 脑血管畸形,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 剂量, 照射, 临床应用, 系统, 微侵袭神经外科, 血管内皮增生, 血管内皮细胞, 脑动静脉畸形, 颅内, 治疗技术, 规划, 定位, 靶点, 精神病患者, 功能性疾病, 肿瘤病人, 原理
摘要:伽玛刀是现代高科技在脑部手术应用的重要体现,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在治疗脑血管畸形(AVM)上应用较早,疗效较好,而且有其特别的优越性。本文概述了伽玛刀治疗技术的发展过程、伽玛刀治疗脑血管畸形的原理、方法、临床应用现状及新进展。1 伽玛刀概况  早在50年代初,瑞典的Karolinska大学Leksell教授首先提出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的概念,采用窄条辐射光束交叉集中照射颅内靶点,以求精确破坏脑内的正常或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目的。开始用于治疗功能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初的阶段主要是探索辐射源。1967年Leksell教授与多个学科的专家一起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伽玛刀,当时只有179个钴源。由于能精确定位照射,剂量高度集中,边缘剂量锐减,一次性毁损病灶或靶点,使治疗达到如同刀割样的效果,故称伽玛刀。1972年,第二代伽玛刀问世,设备进一步完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并成功地用于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及颅内肿瘤病人。,从而使伽玛刀在世界各地得以广泛承认和临床应用。80年代后,随着放射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伽玛刀也不断改进和完善。由201个钴源组成的第三代伽玛刀产生,并由A型改进到B型、C型,剂量规划系统也由Kula系统发展到γ-Plan系统。靶点定位采用CT,MRI及DSA技术,C型伽玛刀剂量规划及伽玛刀治疗已完全程序化、自动化,并设有完整的数据库及验证系统,使治疗设计优化、疗效佳化。自去年底全球已有90余台伽玛刀分布各地,累计治疗不同颅内疾病病人达9万余例,病种20余种,其中近十年治疗的病例数量是前20年治疗总数的20倍。  伽玛刀手术过程分5个步骤:(1)安装立体定向头架;(2)用CT,MRI或DSA等进行定位;(3)剂量规划;(4)实施伽玛刀治疗;(5)术毕拆除头架。2 伽玛刀治疗脑血管畸形的机制[1~3]  利用立体定向的原理,将多个放射源集中于一点同时照射,可以使病变部位同时精确地接受大剂量的伽玛射线照射,受照射的畸形血管、血管巢的血管内皮细胞因射线作用而产生水肿、变性、坏死,使血管腔变窄,血流速度变慢,血栓形成。终血管内皮增生,管腔机化,经几年的潜伏期而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