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旨在传播医学新理论,交流医学新技术,面向临床,重点在实用。本刊读者对象为各级临床医护人员。报道的内容为全国各地医学科研成果、临床实践和实用性较强的新技术、新方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57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93/R

邮发代号: 46-44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5725
  • 国内刊号:44-119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实用医学杂志2015年第22期文章
  • 糖尿病与骨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组慢性常见疾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1-2].糖尿病主要分为3种,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引起;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第3种是妊娠期糖尿病.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糖尿患者的数量迅速增长[3].从新的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球已有3.82亿人患2型糖尿病,并且预计到2035年达到5.92亿人,其中80%的......

    作者:李立军;宗强;时宇博;朱福良;王云国;倪东馗 刊期: 2015- 22

  • 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急性肾损伤亦称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于2005年将ARF从新更名为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AKI标准定义为:肾脏功能或结构改变不超过90d,而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出现肾脏损伤因子异常[1].心脏体外循环术后AKI通常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一般认为心脏手术具有很大的创伤性,可能会增加肾组织氧供和加重肾缺血,肾脏对肾毒性药物的承受性也会......

    作者:邓楠;张大发 刊期: 2015- 22

  • 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精神障碍性疾病,据文献[1]报道抑郁症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负担障碍疾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将上升到第2位.近年来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技术已成为精神科学特别是抑郁症的研究热点,它打破了对抑郁症认识仅仅停留在对其临床症状描述、心理精神分析和评估上的局面,为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疗效观察提供了功能结构指......

    作者:王梦莉;莫茵;沈进;孙学进;赵卫 刊期: 2015- 22

  • 参七合剂对高脂血症患者载脂蛋白AⅠ、B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七合剂对高脂血症患者载脂蛋白AⅠ、B(apoAⅠ、apoB)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探讨其降脂机制.方法:将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参七合剂组(给予参七合剂10g/d),每组40例,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脂4项、apoAⅠ、apoB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参七合剂和辛伐他汀均能降低apoB、TC、TG、LDL-C、血液黏度(P<0.......

    作者:蒋锐;姜海斌;易法云;杨丽洁 刊期: 2015- 22

  • 缺血性心脏病侧支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心脏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力衰竭是当前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干预如药物溶栓、介入及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成功应用挽救了众多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是对于难以治疗的慢性心肌缺血的患者,这些干预措施却很难逆转其心衰的进程.冠脉侧支血管生成主要发生于冠心病患者,当心肌组织的血流供应不足时,这一过程就有可能会发......

    作者:何飞连;桂春 刊期: 2015- 22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应用进展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盆腔肿瘤,患病率为12%~80%[1],初期症状可包括出血[2]、压迫[3]、疼痛[4]或低生育力[5-6].无症状的肌瘤不需要治疗.肌瘤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与它们的大小和位置有关[7].保留子宫的肌瘤切除方法包括开腹手术、腹腔镜或者机器人辅助程序[8-11]、子宫动脉栓塞[12-13]、磁共振引导的聚焦超声、肌溶解等[14].近的研究显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

    作者:杨慧琼;佐满珍;马会改 刊期: 2015- 22

  • 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HCV感染及合并ALT异常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及合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无偿献血人群特点和血液质量的关系,为减少HCV经血液传播,预防和控制HCV输血风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乌鲁木齐血液中心参与献血的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及指标ALT、抗-HCV血液检测结果.结果:调查自愿无偿献血者共计140665名,其中......

    作者:李明霞;张洪斌;万建华;马艳焱;赵俊岭 刊期: 2015- 22

  • 骨质疏松症治疗研究进展与方向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退行性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OP所导致的骨折在增加老年人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同时,也加重了社会公共卫生的经济负担.临床上,OP作为一种常见合并症,已成为各专科医师时常需要面对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重点就OP三种基本治疗的进展与方向进行综述.......

    作者:黄宏兴;王凡 刊期: 2015- 22

  • 男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脆性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50岁以上的女性大约有20%患有骨质疏松[1].OP会降低骨骼的强度,增加骨折的风险[2].老年人中,髋部骨折与死亡率密切相关[3].目前普遍认为OP是绝经后女性的一种常见病,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男性也存在与女性类似的年龄相关骨折率增加的规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均寿命的不断增加,老年男性......

    作者:金鑫;朱立国;李秀兰;贾建;张杨;孙晓雷;马剑雄;马信龙 刊期: 2015- 22

  • 钙、维生素D及磷代谢在骨质疏松症发病及治疗方面的作用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少、骨组织损伤,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OP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如何防治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健康问题.近年来,O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认为是在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影响下,年龄、饮食、运动、药物、吸烟、饮酒等诱因下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失衡,造成骨量丢失,终致OP的发生.......

    作者:李佳;邓爱民 刊期: 2015-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