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旨在传播医学新理论,交流医学新技术,面向临床,重点在实用。本刊读者对象为各级临床医护人员。报道的内容为全国各地医学科研成果、临床实践和实用性较强的新技术、新方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57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93/R

邮发代号: 46-44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5725
  • 国内刊号:44-119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第19期文章
  • COMAP方案治疗16例复发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1-3].近几年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虽经多种手段治疗,但其复发率仍很高.我院对2000-2006年复发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化疗,采用COMA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米托蒽醌、阿糖胞苷、强的松)方案,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俊萍 刊期: 2007- 19

  • 阑尾类癌27例诊治体会

    阑尾类癌约占阑尾肿瘤的80%~90%,常表现为急慢性阑尾炎症状,由于缺乏特异的检查方法和手段,术前诊断率极低.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二医院1990-2006年收治的27例阑尾类癌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新成;吴文治;张建新 刊期: 2007- 19

  • 亚甲蓝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源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临床上治疗神经源性疼痛常常比较棘手,一般止痛药物的治疗效果往往欠佳,多以注射神经破坏药或热凝射频等毁损治疗.亚甲蓝用于神经阻滞,有别于局麻药物,又不同于神经破坏药物,可使疼痛获较长时间缓解,对于难治性的神经源性疼痛,亚甲蓝不失为可供选择的疗法之一.......

    作者:卢宜民 刊期: 2007- 19

  • EasyStasis在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止血的新应用

    我院自2006年6月起采用EasyStasis止血器对8例病人行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止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汪玉嫣;陈旭霞;赵玮;易敏;曾艳;王伟中 刊期: 2007- 19

  • 褪黑素与氧化相关的病理生理过程

    褪黑素(melatonin,MT)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作用广泛,对机体生殖、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等都有调节作用.以往对于MT的研究多围绕在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如镇静、催眠、调节昼夜节律等,20世纪90年代早期,有研究者提出MT是一种抗氧化剂,并对其抗氧化机制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作者:邢邯英;凌亦凌 刊期: 2007- 19

  • 乳腺癌骨转移的分子靶向治疗

    晚期乳腺癌患者通常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可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症状和高钙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早期的诊断和有效的化疗放疗能显著降低原发性乳腺癌的死亡率,但不能延长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宋惠雪;王捷 刊期: 2007- 19

  • 急性肾功能损伤与衰竭生物标志物

    急性肾功能损伤(ARI)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加强医疗病房(ICU)的常见疾病,ICU中80%的ARF由急性肾小管损伤所致,而非肾小球或间质性病变引起[1].......

    作者:彭捷;朱科明;邓小明 刊期: 2007- 19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已成为生物学和医学的热点.其中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stemcell)是研究深入的一类,并且已经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作者:朱舜明;郭卫平;田琼 刊期: 2007- 19

  • 术后胃轻瘫的诊断与治疗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gastroparesis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因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不易引起医师重视,且持续时间长,其治疗比较困难,治疗不当可产生严重后果.本文就PG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涂亮;朱尤庆 刊期: 2007- 19

  • SD大鼠不同肠缺血时间观察长期存活率模型的筛选

    目的:探讨SD大鼠肠缺血合适缺血时间,筛选适合于观察肠缺血再灌注长期存活率的SD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法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为假手术组,B~E组分别为肠缺血60、75、90、120min组,每组12只.术后正常饲养,观察大鼠1~7d的存活率和存活状态.结果:缺血60min组存活率及动物状态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缺血......

    作者:黄品婕;蔡珺;甘小亮;沈宁;黑子清 刊期: 200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