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旨在传播医学新理论,交流医学新技术,面向临床,重点在实用。本刊读者对象为各级临床医护人员。报道的内容为全国各地医学科研成果、临床实践和实用性较强的新技术、新方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572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93/R

邮发代号: 46-44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5725
  • 国内刊号:44-119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第23期文章
  • 妈咪爱、思密达联用佐治母乳性黄疸112例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尤其是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由于近来大力提倡母乳喂养,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既往认为此病不会损害新生儿,可不给予治疗.近年来有学者对该观点产生不同看法,认为母乳性黄疸有可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2],故在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的今天更应引起医学界的关注.本科对2005年1-10月份共112例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干预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周高良;吕军 刊期: 2006- 23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其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组织避免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已经被临床证实有效.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5例,并另随机选取6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允明;王爱菊;陈海燕 刊期: 2006- 23

  • 游离植皮术在下肢静脉曲张伴顽固性溃疡中的应用

    大隐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小腿溃疡,则经久不愈[1].即使有些溃疡暂时愈合也常易复发.1998-2005年我院收治大隐静脉曲张伴小腿溃疡54例,62条肢体,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结扎加溃疡面清创游离植皮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炳辉;文心 刊期: 2006- 23

  • 急性心肌梗死ST弓背向上抬高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尽早、完全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主要措施,因此早期静脉溶栓已做为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于临床.本文着重回顾我院开展早期静脉溶栓治疗98例ST段弓背向上抬高AMI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严丽丽;余凤萍;高振秋 刊期: 2006- 23

  •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新研究进展

    目前,全世界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携带者约有3亿人,其中1亿多在中国,患慢性肝炎者我国有2000万人,每年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的有30万,大多数均由乙肝引起.因此,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应当积极地加以防治.近几年,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发展很快,新的药物不断出现,特别是核苷类药物发展迅速,大大改善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笔者把近应用于临床或即将应用于临床的......

    作者:邢爱芹;李怀惠 刊期: 2006- 23

  • 细胞衰老与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肿瘤是泌尿系常见的肿瘤,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原发性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已有了明显的提高.无功能肾上腺肿瘤是常见的原发性肾上腺肿瘤的类型,尸检和CT发现,50岁以上的成人大约有3%~7%患有原发性肾上腺肿瘤[1].相反,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很罕见却恶性程度极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1/100万.......

    作者:沈文;胡卫列 刊期: 2006- 23

  • 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传统观点认为糖尿病是通过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高血压的进程而导致心肌收缩功能的异常.目前单独集中于糖尿病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及争论较少,当糖尿病患者并未患有冠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时而出现了左室功能异常,则糖尿病性心肌病即被诊断[1].而目前改变心脏结构功能的细胞及分子机制仍未被完全了解.......

    作者:戚如怡;林碧珠;伍施阳 刊期: 2006- 23

  • 膳食与脑卒中一级预防关系的研究进展

    植物性食品如蔬菜、水果、坚果、蔬菜油、谷类食物为亚洲及地中海地区传统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食品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维生素E,被认为可能与上述地区较低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有关.动物性食品如鸡蛋、牛奶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被认为可能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近年来,针对膳食结构及其营养要素与脑卒中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前瞻性研究,本文对此综述如下.......

    作者:张世洪;周斌;吴波 刊期: 2006- 23

  • 内镜支架在消化系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往曾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的很多顽症已被逐渐攻克.然而各种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却在逐年上升,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减轻患者痛苦并采取必要的手段控制病情的发展是医学工作者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各种塑料和金属支架的应用给具有消化道梗阻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本文对支架在消化系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少鑫;孙涛 刊期: 2006- 23

  •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的研究现状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是指在没有心脏原发性疾病的情况下,由于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其他疾病引起的心脏损害.各种心脏损害的原发病在脑,可以发生于各种中枢神经性病变,包括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脑肿瘤、脑部手术、脑出血、癫痫发作等.......

    作者:王娟;周颖玲 刊期: 2006- 23